NewYork2

纽约 - 海纳百川的通达巨贾

帝国大厦俯视图

  • 第三日:早晨8:00从旅馆出发
  1. 自由女神像 Statue of Liberty;爱丽丝岛 Ellis Island、巴特里公园 Battery Park
  2. 古根海姆博物馆 Guggenheim Museum
  3. 曼哈顿城区
  4. 现代美术馆 Museum of Modern Art
  • 第四日:早晨8:30出发,下午18:00离开纽约
  1.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住宿地点:🏨 Feather factory hotel 175/晚(适逢周末价格会贵上不少),位于长岛市靠近曼哈顿城区的位置,区位不太好,需要步行十分钟到达地铁站,但性价比还不错,住宿的几天都是爆满,
交通:🚇地铁和🚌公交
门票:Citypass 126/人,MOMA免费日
餐饮:西安名吃 Xi’an Famous Foods 等等

地图

第三天:

第一站,

自由女神像又名自由照耀世界,一座世界闻名的美国纽约港自由岛上的巨型新古典主义塑像,是法国送给美国的礼物。塑像由弗里德利·巴特勒迪设计,居斯塔夫·埃菲尔建造(就是那个埃菲尔铁塔的设计师),塑像人物是罗马神话中的自由神,右手高举火炬,左手的册子上用罗马数字书写美国独立宣言的签署日期:“JULY IV MDCCLXXVI”(1776年7月4日),塑像脚下有断裂的锁链,成为自由的象征。作为英帝国临时的敌人,法国对独立战争期间的美国大陆军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美法两国也建立了长期的大国友谊,这尊雕塑就是美法友谊的见证之一。驶往自由岛的游船主要位于曼哈顿南端的巴特里公园和新泽西市东南的自由州公园,因为酒店位于东侧,我们毫无疑问地选择巴特里公园,售票点位于公园正中的克林顿城堡。
游轮上远观的自由女神像

Castle Clinton National Monument
克林顿城堡

游轮上远观的纽约都市

自由岛上的女神像

爱丽丝岛是一座人工岛,曾作为纽约州堡垒和火药库短时间存在,后来主要职能是移民检查站,岛上建有移民历史博物馆,被视为美国移民传统的象征,许许多多新一代美国人都去那里寻根。
游轮上远观的纽约都市和爱丽丝岛

爱丽丝岛移民博物馆

移民博物馆;馆中陈列的早期移民随身物品;移民迁移时间图

作为一个人工岛,爱丽丝岛早期建筑面积十分狭小,后来逐步扩建,才达到了现在这种规模。
爱丽丝岛的变迁历史

第二站,

所罗门·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古根海姆博物馆旗下著名博物馆之一,属于现代美术馆。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师弗兰克·赖特设计,螺旋线结构虽然显得与周围建筑格格不入,同时也对应了室内旋转而上地独特艺术欣赏风格,大厅顶部是一个花瓣形的玻璃顶,四周地面以3%的坡度缓慢上升,直到第六层的最终展区。最吸引人的依然是十八、十九世纪的近代油画。博物馆提供免费电子音频导览,并配有GPS定位功能,非常值得手持一份边走边看。
古根海姆博物馆

毕加索蓝色时期的《熨衣服的女人》 Woman Ironing;立体主义作品《水罐和水果盘》 Pitcher and Bowl of Fruit;《玻璃水瓶、水壶和水果盘》 Carafe, Jug and Fruit Bowl;《曼陀林和吉塔》 Mandolin and Guitar

亨利·德·洛特雷克,是法国贵族、后印象派画家、近代海报设计与石版画艺术先驱,为人称作“蒙马特尔之魂”。洛特雷克承袭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卡米耶·毕沙罗等人的画风,以及收到日本浮世绘之影响,开拓出新的绘画写实技巧。(来自维基百科)
亨利·德·洛特雷克的《在沙龙里》 In the Salon;保罗·高更的《香草树丛的人与马》 In the Vanilla Grove, Man and Horse; 卡米耶·毕沙罗《蓬图瓦兹的冬宫》 The herrmitage at Pontoise;爱德华·马奈的《埃尔巴兹伯爵夫人》 Portrait of Countess Albazzi

当资本开始运作,艺术还会远吗?古根海姆博物馆还举办了以黃炳为主的“单手拍掌” One Hand Clapping 特展,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会赞助展出。展区还包括了曹斐、杨嘉辉、段建宇、林一林等华人画家的作品,是不是有很浓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情,图中展示的是与嫦娥奔月有关的几幅画。
孔雀舞、玉兔、嫦娥奔月等主题的现代油画

现代艺术也是门类奇多,一个鸟笼一个京东货运小哥的电动“三蹦子”,依然也成为另类的艺术。
“更相信是京东资助的”系列

第三站,

离开古根海姆博物馆,沿着第五大道前往现代美术馆MOMA。闲庭信步地浏览曼哈顿城区,感受阳光照耀在身上的温暖,买一两杯冷饮,尝一尝街边小吃,而真正的目的是等待下午四点开始的MOMA免费开放日。因为有众多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北段,第五大道又被称为“艺术馆大道” Museum Mile,而在第60街到第49街之间的路段,因为落户了许多著名的品牌商店,成为高级购物街区,更有“梦之街”的美称。

下图中纽约兵工厂 The Arsenal 曾经是存放武器装备和火药的仓库,现在已经部分成为博物馆,同时作为纽约公园与娱乐管理局的办公大楼。纽约的建筑有很强的历史逸风,同样不缺乏新时代的奢华与宏大。以马内利会堂 Temple Emanu-El 是美国纽约的第一座犹太教改革派会堂,罗曼复兴式建筑,“以马内利”意为“神与我们同在”,由这里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犹太会堂之一。第四幅的川普大厦曾是川普集团的总部,也是2016年唐纳德·川普竞选美国总统的总部。
兵工厂;纽约玛丽蒙学校;以马内利会堂;川普大厦;广场酒店 The plaza

纽约现代美术馆MOMA虽然馆藏量并不大,藏品总计约10余万件,但是珍品率却极高,高到可以拿着当年的美术史课本前来比对。馆中最为震撼的当属梵高的《星月夜》 The Starry Night,这幅画是他1889年在法国圣雷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创作的。这里摘录一段名家的品评:从艺术特色看,这幅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看到的幻象。这种幻象,超出了中世纪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过的任何尝试,它来自画家某种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以火焰般的笔触,标新立异的无畏,把自己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幻想体验大胆地用笔触来加以证明,作品预示了画家用幻想作为手段而对自己的主观世界加以表达的探索。(来自乔会根编著《世界名画全知道》)。最令博主震撼的其实还不是画作本身,而是钟情于梵高画作的游客,想来是唐·麦克林的那首 Vincent 太过出名,Starry Starry night -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星月夜》前的游客真可谓里三层外三层,等了差不多五分钟才挪到离画作最近的位置,几乎每个人都想去近处与它合影,还有三五人看到画作忍不住感伤哭泣。等博主两小时后再次经过画作前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里六层外六层了。

梵高的《星月夜》

詹姆斯·恩索尔 James Ensor 比利时画家和图形艺术家。他的作品影响了表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发展。
梵高的《橄榄树》;恩索尔的《圣安东尼受难》Tribulations of saint anthony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亨利·卢梭 Henri Rousseau 的《梦境》 The dream,完成于1910年。这幅是画家最后完成的作品,首次在1910年5月的独立艺术家协会 the Society of Independent Artists 中展出。
卢梭的《梦境》

《亚威农少女》是第一幅被认为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毕加索最有名的作品。画作最初还无法得到认可,但随着业内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和对画家精神的追求与日俱增,这件打破常规尺寸、挑战过去文化、冲击旧审美观的作品为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也将毕加索与勃拉克塑造成引领这一时兴画派的风云人物。亚威农是巴塞罗那一条妓女街的名称,这幅画就是毕加索根据自己那一段放浪的生活酝酿而成。二十世纪初叶,西方绘画界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毕加索也接触到非洲原始雕刻影响,画作中最右的两个少女仿佛带着象征图腾的面具,充满了原始的诱惑。
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

亨利·马蒂斯的《舞蹈I》是野兽派的代表作之一。曾经有人质问马蒂斯的画过于抽象与实物想去太远,马蒂斯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一幅画,不是照片。”另有人曾小心翼翼地问:“先生,我们女人的脚是这样的吗?”他高傲地回答:“夫人,画里没有脚。”二十世纪的艺术创作追求的不是现实,是艺术家的心。
马蒂斯的《舞蹈I》

《城市的兴起》The city rises 是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翁贝托·薄邱尼 Umberto Boccioni,画作创作与1910年,用奔腾的红色野马象征飞速发展的工业时代,野马四处冲撞,旧的制度被毁坏,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也没有人知道这匹野马会不会被驯服,画作同时暗含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薄邱尼的《城市的兴起》

《我的故乡》 I and Village 是俄国画家马克·夏加尔的代表作品,用浪漫抒情诗一般的色彩和图案抒发着对故乡的思念,超现实主义的图案营造出画家内心的世界。第二幅是意大利画家吉诺·塞韦里 Gino Severini 创作的《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Dynamic Hieroglyphic of the Bal Tabarin,让游客通过立体主义的眩晕感中体会图案带来的人物形象。
夏加尔的《我的故乡》;塞韦里的《塔巴林舞场有动态的象形文字》

克劳德·莫奈的睡莲我们已经看过很多,但是馆藏的荷塘同时占据着三面墙,仿佛游客面前完全被荷塘笼罩。这幅画也是唯一留存的、法国本土外的睡莲组图。
莫奈的《睡莲》3组

莫奈的《百子莲》 Agapanthus;《荷塘中的日式人行桥》 The Japanese Gootbridge

超现实主义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化运动,直接地源于达达主义,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其理论背景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帕格森的直觉主义。强调直觉和下意识(来自维基百科)。左图是法国超现实主义大师伊夫·坦盖伊 Yves Tanguy 的《他做了他想要的》 He Did What He Wanted。右图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著名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创作的《点燃欢愉》 Illumined Pleasures。
坦盖伊《他做了他想要的》;达利的《点燃欢愉》

作为一个现代艺术馆,肯定需要有让人不理解的作品。安德里安·派普 Adrian Piper,是第一代的概念艺术家,同时也是一名哲学家,她创作的“Everything will be taken away”黑板字具有很强的哲学性和象征意义。博主最直观的理解是最终时间会抹杀一切,包括人类的所有文明。
门类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塔西拉·多·阿马尔 Tarsila do Amaral 生于巴西,一个曾游历欧美的女人,用自身对艺术的感悟带个世人一个不一样的南美风情。她的《食人者》 Abaporu,将南美印第安语中的 aba(人)和 poru(吃人肉的)组合起来。这幅作品激发她丈夫奥斯瓦尔德·德安德雷德 Oswalde de Andrade 写下《食人宣言》成为巴西现代艺术革命运动的旗帜,宣扬巴西人应该塑造属于巴西的文化,并且警惕欧洲文化的吞噬。
阿马尔的《食人》;《食人者》;《明信片》;《一个黑人》;《一只库卡》(库卡在葡萄牙语中有毛毛虫的意思)

MOMA一楼的雕塑花园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特别是在夏日,买一只冰激凌,坐在石阶上,惬意地回望着周围的建筑,享受着大师的杰作和文艺的沐浴。
大厅雕塑;沃霍尔的《金色的玛丽莲·梦露》;“倒华盛顿纪念碑”塑像;一楼露天厅堂的郁金香;《玫瑰》

第二天:

第一站,

如果看过十几年前的这部《博物館奇妙夜1》,必然对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不陌生。《老友记》中罗斯古生物学家的身份让博主联想到的第一个机构也是这里。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869年,占地总面积为7公顷多。馆中陈列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天文、矿物、人类、古生物和现代生物5个方面,有大量的化石、恐龙、禽鸟、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复制模型。所藏宝石、软体动物和海洋生物标本尤为名贵(来自百度百科)。博物馆正门有座西奥多·罗斯福的塑像,老罗斯福1901-1909年间任美国总统,被誉为现代美国之父,也因为提出了设立国家公园等等的措施,被认为是美国自然资源保护的先驱。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

首先来到亚洲馆藏区。插画形式展示了日本的婚丧嫁娶的礼仪,右侧的日本花园与我们在俄勒冈看到的也分外相似,有枯山水、茶室等等。中国文化更加博大精深,有一具古代清军将领的骸骨,已经风化许多,但保留的铠甲已然清晰可见,精致鲜亮,并不输于现在清廷后宫剧中的道具。八仙的八扇插画惟妙惟肖,让人一眼便可辨认,不知道有亚洲脸盲的老美会不会分辨出这性格迥异的八位神仙。
日式风俗仪式;日式花园;中国的满清军官服;八仙插画

京剧脸谱是中国文化的另一绝,极度的抽象风格启迪了许多现代艺术的先驱。唐寅的这幅《虎》很多时候被认定为赝品,至今争论依然很大,等有了真正的结论再来给大家罗嗦。
中国京剧脸谱;碧玉;唐寅的《虎》

哥萨克是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现在乌克兰及俄罗斯南部)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尤其擅长骑术,成为俄罗斯帝国17世纪向东扩张的主要力量。与后者日本武士类似,他们是斗士也是凶残的武士,拿破仑曾说过:“如果我的部队里有哥萨克骑兵,我会用他们席卷整个世界。他们是出色的轻骑兵,但他们不守纪律,也不愿下马作战,从而限制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发挥。他们对老百姓冷酷无情,以致整个欧洲,无论敌友都对他们恨之入骨。”(来自百度百科)
哥萨特士兵;日本武士

经过亚洲动物展,映入眼帘的是南美洲的玛雅文明和阿兹台克文明展区。阿兹台克人信仰太阳,远在西班牙人入侵前就建立了强大的文明,这座太阳历石直径3.6米,重达24吨,原来位于诺提特兰神殿。其上不仅刻有阿兹特克的历法,还有代表墨西哥人宇宙观的图画文字和符号,因而成为阿兹特克文化的象征。第二幅图的石像来源于奥尔梅克文明 Olmec,现今已知最古老的美洲文明之一。存在和繁盛于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400年。“巨石头像”是奥尔梅克文化中最闻名于世的艺术品,被认为是古代领袖或者部落首领的象征。
阿兹台克太阳历石;奥尔梅克文明石像;南美古文明的神庙雕塑

亚马逊流域的文明擅长使用各种木制武器,擅长追踪猎物和攀越茂密的树林,人与周围的生命一起抗争着自然,又适应着自然。
亚马逊流域文明

图1的霸王龙曾经在《博物馆惊魂夜》中有着不少戏份。最后两图展示的“泰坦巨龙”骨架长约37.2米,化石于2014年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被发现,古生物学家推断这种恐龙可能是迄今地球上已知最大生物。由于体型过于巨大,“泰坦巨龙”头部不得不伸出展览大厅。我们也不得不把它拍到两幅相片中。
博物馆陈列的恐龙化石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的化石标本,造型姿势也是多有美学考究。
鳄鱼;龟;科莫多巨蜥标本

古代海洋生物

遇到特展名叫“未见的海洋” Unseen Oceans,需要单独付费,这里讲述着海洋深层的奥秘,抓起一把仿制的泥沙,橡皮泥一般略感滑腻,但丝毫不会粘在手指间。
“未见的海洋”特展

海洋区还有着高94英尺的巨大蓝鲸模型,成为小朋友最喜欢的合影对象。
蓝鲸模型

自然历史博物馆特色之一是它的精美布景,动物不单纯是标本,它们更融入周围的风景,有着属于他们的动感姿势,让游客深入地感受那个野生地大自然的本态。
精致的北美洲标本:熊,北美麋鹿,狐狸

纽约州美丽的自然风光

生物多样性的布展也是奇妙,五颜六色琳琅满目,像极了实物百科全书。人类起源馆收藏也是相当丰富,进化史的收藏与介绍与华盛顿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相差不多。
生物多样性;人类起源

这里最最不能错过的还当属海登天文馆(Hayden Planetarium Space Show)的3D球幕电影《黑暗宇宙》Dark Universe,躺坐在直径23米的太空剧场,对宇宙历史和未来的描绘,对天文学的深思与遐想,叹为观止。即使如博主一样看过大量科幻片,也不由得心生赞叹:这部电影值回了所有票价。可惜剧场不可以拍照,无法与大家在此分享了。重复一遍,不容错过!
自然历史博物馆

纽约的大是旅游游不尽的大,纽约的全是无所不包的全,纽约的包容使得所有文化都在这里激荡,财富、名气、知识、浪漫。。。纽约是一个复杂的城市,有人喜欢它的机遇众多犹如一颗巨大的苹果,有人厌恶它的脏乱压抑仿佛被镇压在巨塔之下。至于我们,这里有我们旅行的足迹,有我们浪漫的回忆,生命感悟灿烂足以。。

晚安!06/24/2018 夜